bob“‘截至2022年末,未及时收缩房地产业的招商银行不良率飙升至4.08%,较2020年末上升了十几倍;已经连续三年收缩房地产业的民生银行不良率也从2020年末的0.69%升高至2022年末的4.28%。
而宁波银行居然在大半个银行业房地产缩水的情况下逆势增长,2022年末房地产业余额超过2020年、2021年总和,而不良率居然还降到了0.41%!’
“逆势增加风险最大的房地产业,同时稀释了原来的不良率,造成表观不良率的下降,其难道不是为了业绩更好看?!”
以上为一名雪球读者在《逆势加码房地产!宁波银行能成为银行业的可口可乐吗?》下方的留言,让读懂君决定重新补充宁波银地产以及集团不良率分析,看看宁波银行是否通过增加规模来降低不良率。
对于读者质疑宁波银行美化财报的猜想,的确有一些迹象可循比如银保监会2022年11月信息,宁波银行杭州分行因为变相为房企增加融资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,包括房地产开发管理严重不审慎、bob项目发放管理严重不审慎、挪用资金购房等,被处以罚款人民币300万元,相关个人罚款共计20万元。
不良率是由“不良金额除以总金额”得出,故而降低不良率有两个简单方法,降低分子“不良金额”或者提高分母“总金额。
首先就房地产业不良率来看,2021年末、2022年中,2022年末宁波银行不良金额总体波动不大,分子波动极小;2021年末、2022年中房地产业金额上升约23.5亿元,分母略有增加,而到了2022年末同比、环比增长均超过100%,分母大幅增加,这的确会造成不良率下降的结果——不良率同比、环比下降均超过100%。
但这是否说明宁波银行是通过增加分母来美化财报?言之尚早,一方面在房地产业相对稳定的2021年之前,宁波银地产业峰值为1.37%,2021年中上升为1.48%,此后随着不良金额下降而下降至2021年末的0.93%,已经好于2020年水平。
综上,读懂君比较倾向于:宁波银行不是为美化财报才大幅增加房地产业,主要是基数太低了,即使少了400多亿的分母,房地产业不良率的表现也不差,而且于大盘子的不良率助力极小,且2022年11月起,“三支箭”射出,宁波银地产业在下半年增加也有情可原。
2022年,整个宁波银行的大盘子也大幅上升,这是否有美化整体不良率的嫌疑?读懂君选择了一个不切实际极限的方法去测试,即以2022年的不良除以2021年的总,结果是0.91%——即使2022年宁波银行金额(分母)没有任何增长,不良(分子)保持当前增长,其不良率也只有0.91%,低于招商银行。
不过,当前宁波银行与大行的距离较大,且增速很高,这意味着其不良率较大行有一定优势(挑客户的空间很大),且部分不良率会被增加的而后置,但未来其体量足够大时,整体不良率会向行业水平靠近,增速或也将有所下降,彼时不良率难免会有所升高,会升到多少呢?读懂君认为今天的招商银行可以看做一个前置的参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